您好!欢迎您访问华体会手机的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华体会手机
联系我们

美国失算了!美俄天然气管道大战中国为何成了最大赢家?

发布者: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5-03-29 21:15:12  阅读:1次

  2025 年 1 月 1 号,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从当天早上 8 点开始,停止通过横穿乌克兰的天然气管线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表面上看,这是由于乌克兰终止了天然气输送协议且不再续签。从乌克兰的立场而言,即便自身会遭受巨大损失,毕竟收不到过路费了,也要沉重打击俄罗斯的财政收入。

  但是其本质是一场美国与俄罗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天然气管道战争,且最终以美国的全面胜利而落幕。

  早在冷战初期,苏联的天然气就已进入欧洲市场。1946 年,二战结束后不久,苏联的天然气就开始运往波兰。20 世纪 50 年代,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开始使用苏联的天然气。

  到了 60 年代,随着西伯利亚大油田以及大气田的发现,廉价的苏联天然气对西欧市场的吸引力慢慢的变大。当时西欧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时期,急需廉价且稳定的能源供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天然气远比局势动荡的中东天然气更具吸引力。

  中立的奥地利成为首个与苏联签订天然气合同的西欧国家。1968 年,奥地利与苏联签署了每年输送 1.42 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合同。于是,苏联的天然气管线 年首次越过社会主义阵营边界,延伸至西欧境内。随后,苏联又与罗马、巴黎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合同。

  进入 70 年代,由于西德(德国统一前)工业快速地发展,其对廉价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1970 年,西德与苏联签订了天然气管线协议。西德不仅大量采购苏联天然气,还向苏联提供高质量的大口径无缝钢管,这些钢管专门用于建造从西伯利亚延伸至德国的长距离天然气管线。

  要知道,运输天然气需要很高的压力,一定要使用高质量的无缝钢管,当时只有德国和日本能够生产这种可承受高压的大口径无缝钢管,如果说没有德国提供的高质量无缝钢管,苏联天然气根本没办法实现大规模的远程输送。

  从苏联天然气初次进入欧洲市场起,美国就不遗余力地想把苏联天然气逐出西欧市场。

  西欧表示自身缺乏能源,美国则拍胸脯说能增加煤炭供应,还建议欧洲除了美国的煤炭,也可从挪威购买天然气。只不过经欧洲人经过计算后发现,美国提供的煤炭加上挪威的天然气,数量不够,价格又贵的出奇。

  于是,1981年,美国见没办法阻止欧洲的做法,便对苏联发动了第一次天然气管道战争。

  当时的苏联在欧洲贷款支持下,准备修建一条从西伯利亚大油田直达西欧边境的超远程天然气管线公里,由两条管线组成,总输送容量为每年600亿立方米天然气,也就是现在横穿乌克兰的天然气管线年,为了破坏这条管线的修建,美国宣布禁止欧洲银团为该项目提供融资,哪家银行敢为这一个项目提供融资,美国就制裁谁。同时,美国还宣布禁止向苏联出售用于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所有设备,该禁令同样适用于所有使用美国技术和部件的西欧和日本设备。

  最后,苏联无奈只能自行筹资独立完成这一个项目,但由于,1983年建成的乌克兰管线只有一条,输送能力为每年320亿立方米,而非原计划的两条共600亿立方米。因为资金匮乏,美俄在80年代初爆发了第一次天然气管道战争。虽然美国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俄罗斯却在战略上获胜了。

  因为在随后的40多年里,俄罗斯天然气对欧洲的供应量暴增了35倍,在欧洲市场上最高时占据了35%的巨大份额,尤其在德国,俄罗斯天然气最高时占据了德国一半的市场份额。

  除了经过乌克兰的管线,还有经过波罗的海的北溪管道、经过白俄罗斯和波兰的管线以及经过黑海的土耳其溪管道等俄罗斯天然气的管线 多年欧洲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德国制造业的强大,不能离开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j后,美国对俄罗斯发动了第二次天然气管道战争。我们大家都知道,2022年5月白俄罗斯与波兰之间的管道被切断,同年9月北溪管道被炸。

  到了2025年1月1日,俄罗斯向欧洲输出总量占半壁江山的乌克兰管道停止运营。

  这就是为什么土耳其在试图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时,实际上属于背刺了俄罗斯,而普京却不能和埃尔多安决裂,毕竟土耳其管线是俄罗斯通往欧洲市场的最后通道,不能轻易放弃。

  从长期趋势看,欧洲将不得已依赖有限的挪威天然气以及昂贵的美国和卡塔尔液化天然气,这将极大地加速欧洲去工业化进程,

  欧洲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占比会慢慢的小,倒闭企业会不断增多,失业人口规模也会持续扩大。

  看来,未来一二十年欧洲制造业的衰落,是美俄天然气管道第二次战争的最终结局。

  那么这次战争中谁是最大赢家呢?表面上看似乎是美国,但在我看来,本质上中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显然,这会抬高美国能源价格,除非特朗普上台后真能迅速提高美国天然气产量,不然美国能源价格肯定会上涨。

  这会让中国得到更充足且更便宜的天然气,我们的议价能力也会更强,我国的化学工业和整个制造业的能源成本会促进降低,结果就是中国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原本中国的产业集群就很强,再加上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下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当然更强了。

  所以,从长远来看,哪个国家能源成本更低、产业链更密集、工业人力资源更充沛、基础设施更优良、国内市场更具规模和增长潜力,哪个国家就会拥有更深厚的竞争实力。

  所以,美俄天然气管道这场大战,可谓鹬蚌相争,而中国在不经意间又一次成为了渔翁。

  • 上一篇: 久立特材:企业首要从事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管材、管件等的研制、出产与出售
  • 下一篇: 中信特钢:全球特种无缝钢管行业的领军者未来发展规划揭秘!
  • 版权所有 华体会手机|华体汇app|华体汇app官方网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