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华体会手机的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公告
媒体公告 华体会手机
联系我们

钢企业绩分化 业内建议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

发布者: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5-03-26 00:39:16  阅读:1次

  近期,上市钢企陆续披露2024年年报,从截至3月24日18时已披露的4家钢企年报来看,除南钢股份2024年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方大特钢、中信特钢、华菱钢铁等公司2024年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上市钢企2024年业绩出现较为显著的分化。受下游需求偏弱影响,行业整体盈利性承压。业绩实现增长的上市公司,主要是由于加大了高端产品的产销比例。进入2025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会降低,总能耗有所改善,公司钢制材料库存量有所减少。业内人士呼吁,应该切实关闭新增产能入口,尽快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坚持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行业企业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发展低碳技术,降低企业碳排放水平。

  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18时,A股共有4家上市钢企对外发布2024年年报,仅南钢股份一个企业2024年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方大特钢、中信特钢、华菱钢铁等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方大特钢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钢材产量423.2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15.6亿元,同比减少18.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降64.02%。

  对于钢铁行业整体情况,方大特钢在年报中提到,2024年,受下游需求偏弱以及行业盈利承压影响,钢材市场依然维持低迷态势。从用钢结构来看,地产端用钢需求占比继续下滑,钢铁终端消费需求对地产波动的敏感度进一步下降。同期,绿色低碳驱动的新能源用钢等钢铁新需求量开始上涨,汽车、造船、家电等传统用钢需求提质增量。通过钢铁行业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满足了下游需求。

  业绩实现增长的上市公司,主要是由于加大了高端产品的产销比例。南钢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22.61亿元,同比增长6.37%;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5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约为61.65亿股,以此测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5.24亿元(含税)。

  在年报中,南钢股份提到,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提升高的附加价值、高性能的先进钢铁材料占比。报告期,公司先进钢铁材料销量为261.49万吨,占钢材产品总销量的28.03%,同比增加2.97个百分点;毛利率为17.17%,同比增加1.14个百分点;毛利总额为24.96亿元,占钢材产品毛利总额的46.56%,同比增加4.58个百分点。

  进入2025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会降低。中钢协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1-2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6630万吨,同比下降1.5%,累计日产281.86万吨;生产生铁14075万吨,同比下降0.5%,累计日产238.56万吨;生产钢材22409万吨,同比增长4.7%,累计日产379.81万吨。

  重点企业钢铁产量方面,2025年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132万吨,平均日产213.2万吨,日产环比下降5.6%;生产生铁1888万吨,平均日产188.8万吨,日产环比下降5.0%;生产钢材2007万吨,平均日产200.7万吨。

  节能减排方面,中钢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2月,会员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3.07%;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74%;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3.53%;吨钢耗电量同比增长1.35%。

  库存方面,中钢协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公司钢制材料库存量达到1624万吨,环比上一旬减少7万吨,下降0.4%;比年初增加387万吨,增长31.3%;比上月同旬增加3万吨,增长0.2%;比去年同旬减少328万吨,下降16.8%,比前年同旬减少146万吨,下降8.3%。

  钢铁行业究竟如何破局?业内的人表示,钢铁行业已呈现工业化后期下降趋势的规律化特征。支撑钢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首先要从战略层面推动产业深化变革、加速产业体系调整。同时,还要保障资源供应链安全,加大与四周的国家资源合作,打造矿产资源“朋友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认为,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一年,传统建筑用钢需求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钢材料消费结构变化带来消费总量变化的高强度和持续性,是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供需失衡是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对于钢铁行业持续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姜维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切实关闭新增产能入口,尽快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是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的关键一招。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控产、行业自律减产都是权宜之计,只有通过政府手段和有效市场,基于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取消产能指标交易,关闭新增产能入口,畅通低效产能退出渠道的综合施策,才是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的关键。二是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深耕细分市场,通过为更多专业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加专业产品,实现更高附加值。面对供需失衡、同质化竞争,企业应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开展差异化竞争,努力减少相关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实现更高附加值钢铁材料的供给能力,增强企业综合比较优势,要坚持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装备技术进步和加强产业链协同。三是坚持绿色低碳转型,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要切实夯实数据质量管理,全方面提升碳排放管理上的水准,系统增强低碳竞争能力。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 上一篇: 国家出台家电以旧换新方针以来上海家电、家居、家装消费品的出售金额达186亿元 - 轻工-产经新闻 :: 新闻中心_中钢网
  • 下一篇: 陆家嘴秀丽澜湾(陆家嘴秀丽澜湾()售楼处地址丨-出售方法-丨户型规划
  • 版权所有 华体会手机|华体汇app|华体汇app官方网站下载